|
共产党人共青团员枕边书《望道》 红色出版诠释伟大建党精神时间:2022-05-12 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涌现出一批著名翻译家,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早期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既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翻译、介绍和传播者。这些翻译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成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桥梁。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它就像一盏明灯,为在漫漫长夜中苦苦挣扎的全世界无产阶级摆脱苦难、求得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指明了奋进方向。五四时期,李大钊曾经节译了《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的全译本则是陈望道首先完成的。 徐锦庚创作的《望道》一书,就是追根溯源、全景讲述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是如何翻译、出版的,同时也深刻诠释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追求真理和信仰、走上革命道路的一部优秀报告文学。这是一部全面、生动、形象地围绕《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这一红色出版事件讴歌伟大建党精神的精品力作。 这部作品非常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它是在具有深厚学养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横贯文学、历史和学术的优秀报告文学,不仅富有生动形象的艺术吸引力、感染力,又能一步步引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深处,领略20世纪初中国社会风云激荡的真实历史和政治景象,表现出作者高超的学养水平、结构艺术、叙事能力。 《望道》全景式讲述了《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出版的前世今生,并牢牢把握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条主线,刻画20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以及在《共产党宣言》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和带给中国革命的意义。作者在这部书中,先简要叙写了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的经过以及《共产党宣言》在欧洲的传播,之后便大篇幅叙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情况,以及出版过程。在叙述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的翻译、出版过程的同时,作者又将其与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组织结合起来。《共产党宣言》的出版适逢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之时,对革命先驱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发起、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思想基础。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将两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相互印证,自然生动,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文学是人学,报告文学也不例外。这部书用细腻的笔触,通过大量细节的生动描绘,成功再现了陈望道这一饱满的人物形象。陈望道无疑是本书的主角,作者用相当篇幅书写了这位著名学者的传奇经历。把握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条主线的同时,这部书还将当时的一批仁人志士、革命先驱推到读者眼前,让我们看到了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大背景下,那个时代的先进人物是如何将个人抉择置于时代洪流之中,对革命上下求索、对信仰不懈追求的。所以,这本书不仅写陈望道,也是为“望道们”画像、立传。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创作之初,是写陈望道。反复斟酌,决定写‘望道们’”。陈望道是火炬《共产党宣言》的传递者之一。“他不是孤军奋战,他的周围,有一众‘望道’”。他的周围有“一大批革命志士,高擎一束火炬,胸怀变革之志,追望真理之道,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路上,有的徘徊彷徨,有的误入歧途,有的分道扬镳,有的慷慨赴死。更多的人,矢志不渝,坚贞不屈,前赴后继,接力传递,使革命之火在东方终成燎原之势。” 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出版史料和党史资料,对重要事件的叙述都有丰富可信的资料支撑,论述线索清晰、脉络分明。对某些为人熟知的典故,作者通过大量的考证,也指出了其中的谬误,能够看得出作者有很好的学术功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称得上是一部《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的学术研究著作。 这部书以《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和传播这一历史事件,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生动诠释和弘扬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毛泽东同志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党宣言》是比十月革命更早的马克思主义,它们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都起到了重要的铸魂引航作用。另外我们还看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紧密结合,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望道》这部书给予我们心灵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 作者:秦艳华 来源《文艺报》 原题为:《红色出版诠释伟大建党精神》 作者│秦艳华 来源│国训网-国训频道 执编│张心阔 主编│孙廷友 编审│杜宏伟 张涛 总编审│张振民 通联│aiguojiaoyu@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