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神器——空中神器可上九天揽月

2013120100082000.jpg

  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号)组成。2013年12月2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准确入轨,陆续开展了“巡天、观地、测月”科学探测,完成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实现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目前,嫦娥三号探测器仍在继续工作,是国际上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探测器。

  “墨子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发射升空,主要应用目标是通过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并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可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

  北斗系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后,全球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现已成功应用于交通运输、国土资源、防灾减灾、农林水利、测绘勘探、应急搜救等多个行业领域和大众消费领域。现已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开始全球组网,计划在2020年前后全面建成。

  快舟11号运载火箭由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制造,计划在2017年首飞,是快舟系列的“新成员”。采用车载移动发射方式。起飞质量78吨,箭体直径2.2m,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1.5吨,7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0吨。

  “悟空”卫星是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首发星,由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BGO量能器和中子探测器组成,总共有7万多个子探测器,可以高空间分辨、高能量分辨、宽波段地观测高能电子、伽马射线等高能粒子。这些观测结果有望在暗物质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 (1)_图片新闻_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2019-01/03/content_5354493.htm#1 

  

  中国嫦娥工程大事记

  中新社西昌(2018年)12月8日电 将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8日凌晨成功发射,至此,以“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命名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已成功实施5次发射任务。

20131130234905132.jpg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提供的嫦娥工程发展大事记如下:

  1991年,中国航天专家提出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1999年,原国防科工委组织有关部门系统论证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

  2000年,中国科学院通过对探月科学目标的评审,并据此科学目标开始研制有效载荷。

  2002年起,原国防科工委组织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月球探测工程的技术方案。经过两年多努力,落实探月工程技术方案,建立全国大协作工程体系,并提出立足中国现有能力的绕月探测工程方案。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列入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

  中国嫦娥工程分三期实施,俗称“绕”“落”“回”探月工程“三步走”:

  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务是实现环绕月球探测。2007年10月,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在轨有效探测16个月,2009年3月成功受控撞月,实现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并获得全月图。


   探月工程二期的任务是实现月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2010年10月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作为先导星,嫦娥二号为二期工作进行多项技术验证,并开展多项拓展试验。其中,2012年12月,嫦娥二号卫星在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与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并获取小行星高清晰图像。


    探月工程三期的任务是实现无人采样返回。2014年10月,中国实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验证返回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地球相关关键技术。11月,飞行器服务舱与返回器分离,返回器顺利着陆预定区域,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随后服务舱继续开展拓展试验,先后完成远地点54万公里、近地点600公里大椭圆轨道拓展试验以及环绕地月L2点探测、返回月球轨道进行嫦娥五号任务相关试验。

    

    新闻背景:中国嫦娥工程大事记-中新网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12-08/8695844.shtml (责编 杜宏伟 )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全企网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