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南开被炸了!时间:2022-07-28 南开校殇日,85周年祭。 今日南开大学校园风光 7月28日,是南开的校殇日。 这一天,是每一个南开人、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磨灭的沉痛记忆…… 1937年7月28日深夜至29日,侵华日军对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等南开系列学校实施野蛮轰炸,并将学校财产劫掠一空,这所凝聚了中国教育先驱们无数心血的高等学府、这座在旧中国带给无数青年学子知识与希望的校园,顿时化为焦土…… 左:被炸后南开大学思源堂 右:被炸后南开大学秀山堂残迹 侵华日军为什么要炸毁南开大学呢? 因为,在他们看来,南开不仅聚集着中国最先进的知识分子、最热血的青年才俊,还凝聚着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它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抗日基地”! 南开大学成立于1919年,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中国人自筹资金兴办的私立高等学府。早期的南开学校,是在日寇侵华的历史背景下创办、起步和成长的,“抗日爱国”始终是南开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开因教育救国、育才救国的理念而兴,南开师生在首任校长张伯苓的倡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爱国救亡运动。 严范孙、张伯苓等在美国考察教育时合影 1927年,师生们便在张伯苓校长的主持下成立了“东北研究会”,先后四次到东北进行大规模调研,编写出《东北地理教本》。这是最早的揭露日本侵略东北野心的权威著作,用第一手资料提醒民众正视民族危机,唤醒国人奋起抗日。 1929年,南开大学东北研究会在黑龙江考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大批东北流亡学生来到南开,虽然南开的校舍和财政已无力负担,但张伯苓要求:凡因战乱而流亡关内的东北学生,南开一律向他们敞开大门,以助其完成学业。 1919年,南开大学最初的校舍。 1923年,南开大学迁入八里台新址后的校园 1934年10月10日,在天津举行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南开学生打出“毋忘国耻”、“收复失地”的标语,在场中国民众无不被感动和震撼。时任天津《大公报》编辑主任王芸生,在题为《华北运动会的眼泪》的时评中写道:“正面看台上的南开的啦啦队,正用黑白旗帜摆着勿忘国耻的大字。此情此景,太感动人了,我的两行热泪,倏然洒落襟头。”日本代表愤而离席,但张伯苓拒不道歉,他说:“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爱国活动,这是学生们的自由,外国人无权干涉。” 1934年10月10日南开啦啦队在看台上组成“毋忘国耻”大字 南开大学被日本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著名犹太记者爱泼斯坦当时写道,曾有日本军官对他说,“轰炸南开是我们20多年来的夙愿。”所以,当南开校园内的中国军队撤离后,日军仍然不依不饶地对这里进行毁灭。 南开大学南部校景 1937年7月29日凌晨,南开大学遭到日军炮火袭击。午后,几十架日机对包括南开大学在内的数个非军事目标狂轰滥炸。30日下午,日军继续炮击南开大学,并派出骑兵百余名及数辆满载煤油的汽车,闯入校园到处纵火。据当时中央通讯社报道:“秀山堂、思源堂、图书馆、教授宿舍及邻近民房,尽在烟火之中,烟头十余处,红黑相接,黑白相间,烟云蔽天,翘首观火者,皆嗟叹不已。”这场劫难,使南开大学损失惨重,教学楼、图书馆、教师住宅和学生宿舍大部毁于一旦,仪器设备被破坏殆尽,珍贵的图书典籍和成套的外文期刊遭洗劫一空,重达一万三千余斤刻有《金刚经》全文的校钟亦被劫掠。 被炸前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 南开大学被炸毁的当日下午,张伯苓向报界表示:“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他还表示:“南开已被日军烧掉了。我几十年的努力都完了。但是,只要国家有办法,能打下去,我头一个举手赞成。只要国家有办法,南开算什么?打完了仗,再建一个南开。” 被炸后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中间圆顶已被炸毁) 南开的物质虽然被毁,但爱国精神却愈益彰显。日寇毁校后,学校大部分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陆续撤离天津,分赴各地参加抗日。其他师生大都辗转南下,加入西南联合大学,刚毅坚卓,弦歌不辍。抗日战争胜利后,在被立案惩处的汉奸之中,没有一个是战前的南开学校毕业生。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南开师生以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南开精神,民族精神。 今日南开大学校园风光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他对大家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当年开办南开大学,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去培养人才的。我们现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希望你们脚踏实地,在新的起点作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成为南开大学新的骄傲。 来源│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辑:新中华报(社)传媒集团国训网-国训频道 执编│张心阔 主编│虎林 编审│杜宏伟 张涛 总编审│张振民 通联│aiguojiaoyu@qq.com |